第1220章 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逆袭1988》


    第(1/3)页

    王林带人前往拜访胡广明,九点半钟准时到达对方的办公室。

    胡广明的秘书是个青年男子,戴着眼镜,斯文有礼,一见王林进来,便笑着起身打招呼,连着喊了三声王总好,又说久仰大名。

    王林微微一笑,和对方握了握手。

    秘书敲了敲里间的房门,请王林进去。

    王林三人一进来,便是一讶。

    因为双方已经约好了九点半见面,没想到胡广明办公室里却另有一个访客在。

    像胡广明这样的人物,按理来说不至于做出这种乌龙事件吧?

    即便你要摆谱,也用不着这么恶心人,太掉价了!

    “要不我等下再来?”王林淡淡的说道。

    胡广明坐在办公桌后,起身哈哈笑道:“王总来了,快快请进,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大女婿吴志东,他刚从琼岛过来,王总,你不介意多结交一个朋友吧?”

    吴志东起身和王林握手,此人一身商务精英的打扮,即便放在华尔街,也算得上时尚,一口纯正的北金普通话,显露出他的出身来历:“王总,久仰大名,很高兴认识你。”

    王林道:“吴先生,幸会。”

    胡广明请大家到待客沙发上坐下来,说道:“在咱们申城,王总是数一数二的商界人物,志东啊,你多向王林学习。你的公司在琼岛,做的行业虽然和王总并不相同,但商界经营之道,却是相通的。”

    吴志东连声称是。

    陈繁见王林并不待见这个吴志东,只得没话找话,活跃气氛,问道:“吴先生在琼岛是做什么生意?”

    吴志东道:“房地产开发,琼岛现在的房地产最火爆的。王总,陈总,你们也可以到琼岛那边去买套海景别墅,方便过去度假,那边的房子现在只要5000块钱一个平方米,离海只有两三百米的距离,推开窗户就是大海。有个著名的诗人曾经写过这样的一句诗: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多少内地人的愿望啊!”

    陈繁听了,不由得咋舌:“琼岛的房价这么高了吗?5000块钱一个平方米啊!是我们申城商品房价的好几倍呢!我们市里的商品房,一室一厅、五十个平方米的,总价六万到八万元。二室一厅六十八平方的房子,总价九万到十三万。灵岩南路上新造了一个高层居住区,是商品房,每平方也只要二千到三千元,买房子的外地人,还可以办理蓝印户口呢!”

    吴志东笑道:“申城的房产地不行,这里都是本地人,外来人口太少,本地人谁还没有公房住?工人们倒是想换大房子住,可是他们手里没有钱啊!你别小看六万、九万块钱,这是多少家庭几代人的收入总和了!再说了,申城的气候,能跟琼岛比?陈总去过三亚没有?没有?那我建议你去看看,这不马上就要入冬了吗?申城这边冷得要命,三亚那边却跟夏天一样的温暖!东北人特别喜欢去琼岛买房子过冬天了。”

    陈繁道:“房子太贵了,我暂时没有考虑。”

    吴志东道:“陈总,你是爱秀集团的公关副总,你这样的高级人才,收入肯定十分可观,区区一套海景房,你还不是随便买?都不用考虑的。”

    陈繁笑道:“我在申城有别墅,是公司的福利房,所以我暂时没有考虑买房子,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论是哪个季节,我也不可能去外地过几个月的生活。”

    吴志东道:“陈总,你的眼光要放长远,现在房价这么低,你多买一套房子囤着,等将来退休了过去养老用。”

    陈繁摇了摇手:“我才二十多岁,离退休还有几十年呢!等我老了,房子也老了。房子也是有寿命的,都说衣不如新,这房子也不如买新的。”

    吴志东见说不动陈繁,便对王林说道:“王总,你可以考虑买几套别墅,偶尔过去度个假,很带劲的。”

    胡广明笑道:“王总这样的大老板,应该买几十幢房子,给每个副总发一幢当福利,那才显出王总的财大气粗来!”

    王林听出一点味道来了,敢情对方是想向自己推销房产?

    “吴先生,”王林问道,“你在琼岛还有多少房子?”

    吴志东道:“还有一百多套海景别墅,五十栋高层住宅。”

    王林听说不由得耸然动容!

    好家伙,这人实力非凡啊!

    对方说的是还没有卖掉的房子,再加上已经卖掉的那部分,此人称得上是个资本大鳄了。

    陈繁也自一讶,说道:“这么多的房子?那吴先生你得有多少资产?”

    吴志东大手一挥,说道:“这年头,谁手里还放现金啊?我刚做生意的时候,手里只有几万块钱!”

    陈繁道:“吴先生大才,几万块钱发家,能有今天这样的财势!”

    吴志东笑着说道:“几位也不是外人,我可以跟你们说实话。我的资金,大多数都是找银行贷的款子。因为琼岛房地产大热,所以四大行的钱,都向琼岛流进,我们在那边只要拿了地,有了图纸,就能找四大行贷款。”

    他所言不假,以四大商业银行为首,银行资金、大型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涌入琼岛,总数不下千亿。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成了银行的债务人。

    这是改开之初,很多人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浑然不觉即将到来的危机。

    最后的风险,全被压在了银行身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