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校园演讲-《新世界1620》


    第(2/3)页

    “……这是神的眷顾,因为只有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有资格在这个城市开启自己的新生活。你们有理由自信地面对这里的一切,它们就是为你们而存在的。以后你们的孩子,也将为你们今天的选择而骄傲!所以,大家必须遵纪守法,更加勤劳和努力,使这个国家、这座城市更加繁荣!”

    已经重复了无数次的宣讲稿,滔滔不绝的从宣教员口里喷涌而出。渐渐地,拘谨的华裔新移民们也松缓了表情。参观市区的心情也逐渐放开了,不少人开始记起明天的新移民定居安置房抽签,彼此还在轻声交流。

    一辆马车缓缓从街道上驶过,马车里的男子正透过半开的车窗帘布,静静地看着街边的一幕。

    “……周一,也就是今天下午16点,要出席宋州地方议会的工作汇报会;周二上午10点,是国家1643年度预算审核最后一次会议,相关文件我会在今天18点前送给您预览;周三中午11点到13点。是西班牙公使迪亚戈男爵举办的午宴,邀请函已经送达,是否参加,也需要在今天18点前做出答复……”

    坐在斜对面的欧裔女秘书。翻着本周的工作安排表,轻声细语地向苏子宁一一念着。作为参议员的苏子宁,再怎么自信自己的记忆力,也到了必须有人为自己打理工作时间档的时候了。

    “周三?不行。周三全天是去首都国立大学讲课的时间。”苏子宁回过神,果断地向女秘书摇了摇头,“请把行程安排调整一下。或者让国会办公厅安排,另外请一个人去。”

    苏子宁离开内阁进入参议院后,除了时不时的加班会议,实际工作强度不再如以前担任外交部长时那么繁重。但从今年开始,却增加了另一项不亚于国家管理的重担,就是高校教学。现在苏子宁每周一的下午、周三的全天、周五的下午,都要前往首都国立大学任教讲课。

    法律和数学,就是苏子宁将要照本宣科的教学科目。虽然每一样放在后世来看,苏子宁都不过是三流的水平,但随着几年前刘铭钧老人和不久前钟进山老人的去世,一种无形的催促感似乎正在加紧,类似苏子宁这样的人承担曼城各大高校讲师的工作就变得更加频繁。而在整个穿越众第一代群体里,大约一百多号人担任了这种专职或兼职的高校讲师。

    比如今天,就是苏子宁第一次到校就任特聘教授及常务副校长的日子,并将代表国会为今年新入学的大学新生进行一次演讲。

    “哦,真的很抱歉,苏先生,我会替您向议长阁下说明的。”

    似乎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了疏忽,女秘书赶紧用笔在文件上写了几笔,然后又从身边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稿纸,毕恭毕敬地递到了苏子宁的面前:“这是您今天的发言稿,大概需要5分钟。”

    接过这种已经完全由国会办公厅秘书处“代劳”的演讲稿,苏子宁嘴角出现一丝微笑。

    “算了,这都是年轻人的场合,老套的官面文章说多了也许会让学生们厌倦的,我就随便说一些话题。”

    透过车窗看去,首都国立大学的校区已经快到了,具有现代风格的主教学大楼在绿荫丛影之中清晰可见。苏子宁只是略微翻了一下女秘书给自己准备的发言稿,就摇着头放到了一边。

    ……

    未成年人口多年来的不断攀升,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师资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建国初期那些高大上的“**式”的全民素质教育最终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至少在目前,以华美的身子骨,是无法应对这些学生潮的。

    中小学基础义务普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不得不进行资源优化和再分配。不可避免会出现普通中小学和重点中小学的区分。

    就算如此,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学毕业生而言,也不可能保证人人可以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刻板的高考升学考试虽然看起来不近人情,但至少能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尽可能保证社会公平。

    集中师资力量,保证现阶段各行各业高级人才的培养,成为华美未来二十年国民教育的政策核心。这样的结果。就是富人阶层将在教育上继续和普通阶层拉开差距,拼爹和坑爹也会在某段时期内卷土重来,这也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的典型特征,也是近现代社会发展无法绕开的门槛。

    如果某个富贵家庭实在是想让自家考试不理想的孩子就读高等院校,那就需要付出高昂的金钱代价。从高等院校招生中筹措教育资金,补贴小学和中学义务教育,曾经被穿越众极度厌恶的某些“恶俗潜规则”也不得不成为政策良药。比如今年,文教部就从这个渠道获取了超过10万美元的“教育建设资金”。

    首都国立大学就是华美国内唯一一家享受国家级财政补贴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国内师资力量最强的大学。单凭教育与科研资金的投入,常春藤高校那种散发着浓郁贵气的私立高校都无法与之比拼。在合并了曼城首都国立医院附属医学院后。首都国立大学更是成为国内专业学科最多的高等院校。

    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均是首都国立大学的强项,早在建校之日起,包括林有德、姜兆龙、洪长林、周君庭、陈长远、黄念等一批高等专业人才,都是这里的特聘高级教授级的人物。

    除了核心的穿越众教育者,一些引入的优秀欧裔学者也参与了部分基础教学,而最早几批从国内各大院校毕业的行业精英,也陆续受聘为该校的兼职讲师,以承担国家高等教育滚雪球推进的战略重任。

    十月的首都国立大学,大规模栽种的北美糖枫已经变黄。加之四季常绿的北美松树,到处金绿交织,绚烂多彩。而在学校的大礼堂里,近三千名各年级大学生正在齐聚一堂。

    主席台上。前内阁文教部长、现任首都国立大学校长的杞虞正在慢条斯理地发言。台下,从大一新生到研究生,不管是否认识杞虞,都听得聚精会神。作为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女性知识分子之一。杞虞在教育界的影响力几乎无人可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