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东方预案-《新世界1620》


    第(3/3)页

    但海外战略利益布局的展开。又让华美海军承担了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印度洋、远东等四个海上战略区域的海上控制重担,尤其是广袤的北大西洋,更是被华美上下视为后花园。这样一平摊下来,其实华美海军的远洋战斗力又被稀释到了很低的程度。作战舰只的不足。让华美海军的日常战备巡航的强度一直较高。也只能照顾到最主要的骨干航线。

    要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保证现有海上安全。同时应对两个海上战区的半年大规模作战”,那基本就是白日做梦。

    在单个海上战区要维持半年的大型作战,就要投入相当于本土舰队的全部兵力,还不考虑可能会承担陆军的战区兵力运输投送任务。这意味着到1650年。华美海军光是作战舰只就需要达到70艘,其中远洋主力舰至少要一半,如果加上配套的后勤辅助舰只,未来八年平均每年必须开工新造4艘军舰,届时海军官兵总编制也至少在13000人以上。

    华美近二十年大力发展海上航运业,如今注册船员已经超过10000人,宋州和海州的海洋职业学校还在不断培养各类人才。照这个势头继续发展下去。理论上海军未来的兵员招募是不成问题的。唯一的担忧,就是这样一支庞大的近代海军,在17世纪绝对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长久维持的经济重担。

    如果按照全球海军的标准,以华美海军自己多年来的运作经验。一艘大吨位的远洋主力舰,其综合作战效费比肯定高于两艘中小吨位的战舰。但站在承担海上日常防务的角度,数量较少的大吨位远洋战舰又必然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对昂贵的主力战舰而言,频繁的高强度巡航部署又必然带来高昂的维护成本。这个难题,在后世的20世纪初的英国皇家海军里就反复折腾过。

    摆在华美海军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个看起来可以用钱堆出的美梦,更是一个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未雨绸缪、精打细算到每个细节,成为张春锐未来两个月乃至今后几年的工作重心,在这个方面,包括王铁锤在内,都没有任何可以有效参照的经验借鉴。

    ……

    为几年后的事操心毕竟只是华美现在近70万国民中的极少部分人去做的事,但不妨碍“社会本地化”所倡导的“国民公共意识”在国民间引发的部分参与热情。

    因为某些好事者的口无遮拦,发生在遥远东方的那场大明帝国和满清的松锦战役悄然出现在公共场合,成为街头巷尾的闲暇谈资。初来乍到的新移民自然是麻木而避之不及的,但华裔老移民们却显示出患得患失的情绪。

    移民华美的大明难民大都是南方人,在他们逐渐淡去的旧有生活记忆里,天灾也许比**更加印象深刻,欧裔和新长大的一代华裔青少年对此更是一知半解。部分上了年纪的华裔老国民叹息不已,尤其是少数来自辽东等大明北方的华裔老移民更是如此。

    8月1日周五那天,一支来自“英属弗吉尼亚殖民地自治议会”的代表团抵达华美首都曼城,应邀参加第三届“北美及大西洋经济发展论坛”。参与的国家或团体,自然包括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重磅级的传统美洲殖民强国,另外还新增了瑞典王国、爱尔兰科克郡自治区、埃姆登侯国三家。

    历史上瑞典人也应该在北美落户吃上一嘴的进程被改变了,但并不妨碍一心想在欧洲波罗的海打造“抑俄”战略的华美特别为瑞典量身定做的前途。

    在西班牙最倒霉的1638年,远洋力量单薄的瑞典海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小安的列斯群岛北端的圣巴托洛缪岛,然后当年底,瑞典王国就向华美订购了一批重炮和一艘1200型纵帆巡洋舰。在“连续二十年为华美提供优质铁矿石和木材”的商业合作协议的推动下,华美默认了瑞典王国对加勒比海的野心。

    这座只有22平方公里的巴掌大的小岛,夹在法国的圣马丁岛和英格兰的圣基茨和尼维斯岛中间,曾经被荷兰短暂占领过,爱尔兰战争后被华美作为礼物“奉还”给西班牙王国。历史上,在一百多年后,瑞典王国还是从法国手里买到了该岛。

    对殖民地防范管制政策最深重的法国,魁北克殖民地一如既往地以法国国王的名义委婉地拒绝了这一带着严重政治与外交渗透意义的聚会,英格兰也因为国内的局势紧张混乱,有效的外交活动都已经中停。而名义上的英属弗吉尼亚殖民地的自治议会,则是不得不跟着华美继续混。

    被华美严重渗透的弗吉尼亚,现在已经成为了华美名符其实的非建制领土。理论上只要华美愿意,大概任何时候都能轻易给弗吉尼亚换上一块新牌匾。

    但对于华美来说,问题却不在于什么时候吞下这快已经拥有近万人口的英属殖民地,而在于如何让它毫无阻碍地接受华美为它安排的一切。


    第(3/3)页